top of page

脂溢性皮炎的中医诊治和调护


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病的一种,主要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变化。多发于青壮年,男性多于女性,尤其是肥胖中年人,常同时伴发寻常性痤疮、酒糟鼻、毛囊炎、睑缘炎、螨虫性皮炎等。初生后1–3个月的婴儿也易见。它的发病与很多的因素有关,比如饮食不当、生活不规律、精神紧张、代谢、遗传等因素。

好发脂溢性皮炎的地方有头皮、面部、胸部及皱褶部。发生于头皮部位,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,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,伴轻度瘙痒,皮疹扩展,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;严重者伴有渗出、厚痂、有臭味,可侵犯整个头部。头发可脱落、稀疏。面部损害多见于鼻翼、鼻唇沟和眉弓,有淡红色斑,覆以油腻性黄色鳞屑,常满面油光。胸部、肩胛部,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,以后渐成为中央具有细鳞屑,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性的环状斑片。皱褶部多见于腋窝、乳房下、脐部和腹股沟等,为境界清楚的红斑、屑少,湿润,常伴为糜烂、渗出。

  一、中药内治法:

1.风热血燥,皮损以干性为主,基底微红,上覆粉末状鳞屑,舌红、苔薄,脉弦细。方药,荆芥10克、防风10克、牛蒡子10克、生石膏30克(先煎)、侧柏叶15克、生地10克、玄参10克、麦冬10克、当归10克、天花粉10克、甘草6克。

2.肠胃湿热,皮损以湿性为主,多为红斑、糜烂、渗出、油腻性厚痂,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弦滑。方药,茵陈15克、栀于10克、生大黄6克、黄芩10克、龙胆草15克、厚朴10克、陈皮10克、茯苓15克、白术10克、防风10克、车前草15克、生甘草6克。

3.婴儿脂溢性皮炎,常见于出生后1-3个月内,其皮脂溢出的原因与可能从母体获得雄激素的影响有关。皮损好发生于头皮、眉弓、眉间、鼻翼旁。表现为红斑,表面有较厚的油腻性黄色痂皮。本病可自愈,预后良好。治疗方法,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,可用荆芥15克,防风10克,蝉蜕10克,生地10克,苦参10克,何首乌10克,银花10克,连翘10克,蒲公英10克,甘草5克,每日一剂,水煎两次,合并煎液分两次服用。

  二、中药外洗方:苦参、王不留行、明矾、苍耳子、金银花、野菊花、蛇床子、地肤子、地榆、石菖蒲各30克。用法,每日1剂,水煎外洗。连续用15日观察疗效。治疗期间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,禁烟、酒类。功效,燥湿收敛,凉血散结,祛风止痒,清热解毒。

三、饮食宜忌:

1.宜食入富含维素A、B2、B6、E的食物:因维生素A、B2、B6对脂肪的分泌有调节和抑制作用。维生素E有促进皮肤血液循环、改善皮脂腺功能的作用。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食物有动物肝、胡萝卜、南瓜、土豆、卷心菜、芝麻油、菜子油等。

2.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:因刺激性食物可影响机体内分泌,从而造成皮肤刺痒,影响治疗。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、胡椒面、芥末、生葱、生蒜、白酒等。

3.忌食油腻食物:油腻食物主要是指油脂类。这类食物摄入过多会促进皮脂腺的分泌,使病情加重。同时,还要注意少吃甜食和咸食,以利于皮肤的康复。

4.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,猪肝、胡萝卜、蛋黄等,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,防止毛囊堵塞。

5.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,脂肪不宜过多,否则会加重症状,每天供给总膳食脂肪量应在50克左右。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饮食,因为蛋白质有利于保持正常皮肤角化代谢和毛囊正常畅通。还应注意少吃甜食,因为含糖较多的饮食可促使脂肪异生后产生更多的脂肪。

此外,患者在洗脸洗头时,最好不用肥皂,更不要用热水烫洗止痒。因为皮脂溢出主要是皮脂腺功能亢进,常用热水、肥皂洗去再可用中药皮脂,由于刺激作用,会使皮脂腺更为活跃,加重皮脂溢出。

 

硕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,曾经拜师于数名全国名老中医,搏采众长,参与编写(明清医学荟萃)等大部中医学著作,曾被评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及跨世纪人才,曾两次被江苏省政府选派到日本进行医学交流。擅长治疗妇科病,不孕不育,皮肤病,各种痛症,肝肾疾病等,国内外行医20余年来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治愈患者众多,深得病人的好评。

行医地址:7 Wardour Street, London W1D 6PE

电话:0207734 8886

电子邮件:London12@everwell.co.uk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Search By Tags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