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围绝经期综合征


围绝经期妇女约1/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,2/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导致的症状,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。一般发生于45~55岁之间,其发生率为85%,较重者占25%左右;发病程度个体差异较大,严重者需要治疗。非围绝经期妇女因手术或放射、化疗等人工的方法致绝经后,也可引起本病。

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妇女年届绝经前后,肾气渐衰,天癸将竭,冲任亏虚,精血不足,而出现肾阴不足,阳失潜藏;或肾阳虚衰,经脉失于温养等阴阳平衡失调状况;加之素体阴血亏虚;或多产房劳,或大病久病失养,肾阴亏虚益甚,阴虚则阳失潜藏,而致阴虚阳亢;肾阴不足,不能涵养心肝,易致心肝火旺;或素体阳虚,过用寒凉,损及肾阳。故本病以肾虚致病为基础,心、肝、脾诸脏功能紊乱,阴阳气血失调为病发之现状。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记载,但其症状散见于“老年经断复来”、“脏躁”、“百合病”等病症之中,中医学称之为“绝经前后诸证”或“经断前后诸证”。

【诊断要点】

  1. 妇女在更年期或卵巢切除术后,伴随出现月经紊乱,或绝经,而出现潮红、潮热汗出、汗后有畏冷感、心悸胸闷、眩晕耳鸣、头痛失眠,或有腰背关节疼痛、皮肤干燥瘙痒以及精神情绪的改变,如抑郁忧愁、多愁善虑,或易于激动、焦虑急躁,甚至喜怒无常等。

  2. 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(FSH)明显升高,促黄体生成激素(LH)亦升高,雌二醇(E2)明显下降。

  3. 本病应与心绞痛、原发性高血压、精神神经系统的围绝经期精神病及生殖系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、尿道膀胱炎,以及增生性关节炎等疾病相鉴别。

【辩证论治】

本病以肾虚为本,虚多实少,即便有实证,亦多为虚中加实,纯实证不多见。累及的脏腑主要是心、肝、脾、肾,临证时应根据临床表现、月经情况、舌脉的变化,辩证其属肝肾阴虚、肾阳虚、心脾两虚,或是肝郁证等、

  • 肝肾阴虚证

  • 10g,枸杞子10g,山茱萸10g,山药20g,茯苓10g,牡丹皮10g,龟版10g,龙骨15g,女贞子15g,墨旱莲15g。

  • 肾阳虚证

  • 10g,仙茅10g,党参15g,白术10g,补骨脂10g,淫羊藿10g,山药15g,山茱萸10g,杜仲10g,菟丝子10g。

  • 肝郁证​

  • 10g,当归10g,柴胡5g,生地黄10g,茯苓10g,郁金10g,山药15g,陈皮6g,甘草5g。

  • 心脾两虚证​

  • 10g,党参10g,白术10g,当归10g,茯神10g,远志6g,酸枣仁10g,陈皮10g,木香10g,甘草5g,大枣5枚。

 

1987年本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,并被择优留校聘用。2002年获得中医妇科博士学位,师从《中医妇产科》六版教材的主编、全国知名中医妇科专家马宝璋教授。

从事临床\教学\科研工作三十余年,善治各种妇产科疾病、各种疼痛症及疑难杂症。

尤其对先兆流产、习惯性流产、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孕不育及月经病的中医中药治疗,具有独到的见解。

诊所地址:36 Gerrard street, London W1D 5QA

联系电话:020 7287 0805

电子邮件:London7@everwell.co.uk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Search By Tags
bottom of page